宜贝科技 内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Scott

在中国谁能过上好日子

[复制链接]
 楼主| Scott 发表于 2010-3-5 10: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日子比坏日子更需要忍耐


好日子有的时候和坏日子一样,同样需要忍耐。忍耐使坏日子一点一点变成好日子,同样
好日子也是在忍耐中日臻完美。

  我的一个女朋友和男朋友分手了,分手的原因很可笑——因为世界杯。男的是球迷,

女的不是,男的跟女的说:世界杯四年才一次,你就不能让我跟哥们泡在外面看球?女的
跟男的说:我的25岁一生才一次,世界杯这次过去了还有下一次,青春可是一去不复返的


  现在世界杯结束了,女的后悔了,男的也有点后悔,他们都觉得:“曾经有一份好日
子摆在我面前,可是我却没有去珍惜,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假如老天能再给我一次
机会……”

  其实,老天就是再给他们一千次机会,只要他们不改变自己,我觉得他们还会有下一
回,早晚的事儿。因为我太了解这对活宝了,他们是那种放着好好的生活过不下去的人!

  我见过很多人,和我的这对欢喜冤家一样,都属于合格的“小时工”,要他们收拾房
间,动作迅速手脚利索;但是要让他们把整理好的房间保持在一个水平上,那除非是不让
他们住。我这个比喻中的“房间”就相当于“好日子”,许多夫妻或者恋人能过很苦的日
子,但是却很难适应很
好的日子——一什么叫可以同甘但是不能共苦?

  好日子有的时候比坏日子更需要忍耐。

  过着好日子的人,不能指望自己的生活日新月异,一天一个花样,好上加好,锦上添
花,这种贪心和急躁除了使期待落空以外,没有什么帮助。没事儿的时候想想小时候读过
的童话故事——《渔夫和他的妻子》,那个渔夫和他的妻子住在海边的破船里,渔夫每天
钓鱼,有一天他钓到一
条很大的比目鱼,比目鱼对渔夫说自己是一个被施了魔法的王子,于是渔夫就将他放了。
但是渔夫的妻子认为渔夫应该向这个比目鱼王子要一间草棚子,因为她不愿意住在破船里
了;这样他们有了草棚子,过了一个星期,妻子认为草棚子太小,她想要宫殿,这次比目
鱼王子也满足了她,可
是只睡了一个晚上,这个妻子又想当国王了,当然她如愿以偿,几个小时以后,她幻想着
能当基督教王国里的教皇,也算是梦想成真了,可是这次只过了一个小时,她就改变主意
希望能做上帝,于是她失去一切,回到故事开始的那条破鱼船上,靠老公出海打鱼为生。

  我不是认为渔夫的妻子不应该有更高的生活要求,我觉得在这个故事中,这个女人最
后实际上已经失去了过好日子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忍受安逸的生活,并且在这种日积月
累中充实自己,使自己完全掌握生活并按照自己所要的节奏推进生活。她在草棚里住了一
个星期而感到厌倦,要
求调换成宫殿,我觉得已经是“女人善变”了,但是她只做了一个小时的教皇就要求去做
上帝,我认为这属于典型的“作死”。很多踏上“好日子”幸福之路的人就像这个渔夫的
妻子一样,他们不愿意花时间适应“好日子”,而一味想着好了还要更好,结果呢?白白
糟践了好日子。

  就像我的那对在世界杯开赛时分手的男女一样,他们有车有房子有体面的工作和令人
羡慕的生活,然后他们为那么小的一件事情分手,简直是“草菅”幸福生活。其实,我知
道他们的问题在哪里,他们就是不能忍受好日子带来的踏实平稳,他们就喜欢折腾。让他
们折腾去吧,这样也好
,要不,怎么叫生活呢!生生地活去吧。(未完待续)
 楼主| Scott 发表于 2010-3-5 10: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日子的心理素质


在中国,过好日子和当好官一样,都得有点“六亲不认”的劲儿,必要的时候还得“大义
灭亲”。

  我的一个姓张的朋友新近在郊区买了豪宅,算是富人区吧。房子前面有弯弯小河,房

子后面有万亩山林。弯弯的小河两岸有保安把守,附近农家的孩子休想在夏天的时候到河
里捞鱼捞虾;万亩山林的尽头也被设上天罗地网,农民想溜进来摘个果子打个麻雀难着呢
。住在这样的地方,空气清新,心旷神怡,无论是假日泛舟湖上,还是清晨在林子里转悠
,都是一种快乐的生活
。我和几个朋友被邀请到他家里开PARTY,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一个女孩挑衅的问他:住
在这样的地方,和你大山里的农村老家有什么区别?难道你们家门前没有小河,门后没有
山林?

  张先生耐心地跟她说有区别。在农村老家没有物业管理,而且你不可能设两个保安把
找你的乡亲拦在门外。

  于是女孩指责张先生为富不仁。张先生为女孩很绅士地倒上一杯“十二年的芝华士”
,微笑地问她:“那么怎样做才算是仁呢?像特丽莎修女一样,一辈子生活在穷人中间,
为他们奔走募捐大声疾呼是不是才叫仁?如果这叫仁,那么请问世界上有多少人可以被算
做仁?”

  女孩说:“你不用一辈子生活在穷人中间,但是你至少可以不住在这么豪华的房子里
吧?你可以用省下来的钱帮助你的乡亲让他们过上好一点的生活?”

  张先生说:“对,我还可以不开这个PARTY,而用节约下来的酒钱救助几个失学儿童
。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你不能把自己的收入扣下生活必需品以外,全部用来做慈善呢?
你为什么要买化妆品?为什么要买好看的衣服?还有你为什么要打车?你自己要过好日子
,却要求我放弃掉我的
生活,这是为什么呢?”

  女孩说这是因为我们是不一样的,我的日子还不是特别好,而你的日子已经相当不错
了,所以你应该做那些事情。

  张先生接着她的话说下去:“直到我的日子和你的在一个水平上,对不对?但那样的
话,我告诉你,世界上只是少了一个过上好日子的张先生,而不会多出一个过上好日子的
穷人,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可以靠他人救济而过上好日子的。”

  在他们争论的时候,我一直没有说一句话。我在想我的一个女朋友遇到的一件事情。
她年轻貌美来自贫苦山区,一个偶然的机会做了电视台的主持人,家乡的人在电视上看到
她,于是纷纷去看望她在老家的父母,不是请求帮忙找工作就是借钱。她春节回家省亲,
门庭若市。她的苦恼在
于不是所有人的请求她都无能为力,但是她也没有到“观音姐姐”的地步,拂尘一挥,所
向披靡。后来她也做了一些事情,那些家里等着钱看病的亲戚也算从她那里借到了不需要
还的钱,而且她也在北京给人家联系了医院,问题是最后她的日子完全被他人的烦恼覆盖
了——有一天,她看见
一个商店里摆着的“千手观音”瓷像,猛然醒悟——为什么观音姐姐需要一千只手?因为
尘世间的苦难太多。她看了看自己的一双手,明白了,她要么接受乡亲们的抱怨,但是过
好自己的日子;要么接受乡亲们的感激,但是失去自己的生活。

  我前一段时间,看过一篇文章谈到“中国人的孝和仁”的问题。我想大多数中国人都
很难心安理得地过上好日子,主要原因在于心理负担太重。一个人过上好日子,不行!还
要一家子过上好日子!否则就是不孝。一家子过上好日子还不行,还要父老乡亲都过上好
日子。否则就是不仁。
总之中国人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个人赞成这种忧国忧民的政治
态度,但如果是生活态度,想想看如果一个人总是在别人不高兴之前就不高兴,在别人高
兴之后再高兴,那他还能过上好日子吗?

  我的那个在电视台工作的女朋友后来远涉重洋,前不久回来大家聚在一起,她说:在
国外压力是大,但心理感觉和在国内不一样。大家各人过各人的日子,你过得好,没有人
要求你为过的不好的人承担责任。很少有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除了中国人的家庭,三代
同堂四代同堂。这样家
庭的孩子和小家庭的孩子最大的区别就是,小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笑,而大家庭的孩子更容
易沉默。他们似乎从小就知道“宠辱不惊”。

  我常常想,做一个中国人,我们要心安理得地过上好日子,真是不容易。首先要过上
一关——心理关。你必须把自己的生活和别人的生活分开。但是这在中国是很难的,水乳
交融,砍断骨头连着筋,如果是农村的孩子,县城的孩子,或者小城市的孩子,简直不可
想象。上个月,我的一
个朋友跟我抱怨,说他要在北京给他老家的一个远亲的孩子找份工作。如果我没有记错的
话,这是他在一个月之内给老家的人找的第19份工作。每次都求爷爷告奶奶,请客吃饭,
还不一定能成。我问他为什么一定要这么狼狈不堪的生活?他说有什么办法呢?当年我上
大学的时候,全族的人
凑钱给我凑齐的学费!我想他除非是做一个好大好大的官或者发好大好大的财,否则他是
过不上好日子了!即使做好大好大的官发好大好大的财,他也还会苦恼——早晚有一天,
他的乡亲会把他拖跨!但是你要他怎么办?说不吗?祖坟非被人家挖了不可!

  最后回到过上好日子的张先生那里,他把自己的亲爹亲妈接出大山,对他们说:儿子
就这么点能耐,咱家过好了就得了,别人家的日子别人家自己过,您儿子不是玉皇大帝,
您就别逼着您儿子把十个舅舅七个姑姑八个姨的生活全照顾了。

  在中国,过好日子和当好官一样,都得有点“六亲不认”的劲儿,必要的时候还得“
大义灭亲”。(未完待续)
 楼主| Scott 发表于 2010-3-5 10: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日子的成本


现在是商业时代,什么都讲一个成本。成本过大生产周期过长的好日子就不如成本小回收
快的好日子让人觉得舒坦。

  我想我应该不用论证好日子和货币的关系了吧?至少到现在这个时代,这二者之间的

关系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虽然我们承认有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也是万万不能的。
所以老百姓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这是过好日子最起码的条件——也就是健康和
收入。

  据说英国人已经发明出一种公式,能够准确算出每个小时到底值多少钱。当然,不同
的人的时间价值是不一样的。据说比尔·盖茨一分钟值400美金,我不知道这是怎么算的
,反正根据这个结论,比尔·盖茨发现路边有100美元,他如果去捡,那么不是挣钱而是
在浪费时间。因为他这么
一低头就不止一分钟。

  我们国内大多数人时间还没有值钱到这么辎铢比较的地步,虽说有“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的古训,但是如果有大把的时间而没有钱,那种日子叫什么日子?我
的一个朋友做律师,他的工作时间是按小时收费的,据说在美国的时候,一小时400美金
,不给钱不开口,给多
少钱说多少话。以至于在家里教育儿子的时候,经常要说:“我跟你说话是在浪费我的时
间,你知道我跟你说这么多话值多少钱?”他有大把大把的钱,但是没有时间,我不知道
他这样的生活算不算好生活。

  这两年很流行做人生设计,什么叫人生设计呢?说穿了,就是给一个人制定一个时间
表,就像我们给一样产品制定生产步骤一样,按着这个时间表走完,产品下线,一个人的
人生设计完成。比如说一个大专毕业生,如果他要拿到本科学位,那么在国内至少要读三
年的时间,而且最后是
否能百分之百拿到学位还不能保证;如果他打算去美国留学,那么考了托福GRE,在最快
的条件下,我们假设他没有钱,需要奖学金,那么需要五年的时间,而这5年的时间仅仅
是他到美国读书的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所以说,一个熟练人生设计的老师一般不会给他
这样的建议,因为时间就
意味着成本,要花3年——5年的时间,仅仅为了争取一个不能当饭吃的文凭是毫无意义的
,或者换句话说成本太大。因此这个老师建议这名大专生先把英语口语练习好,然后去一
家高级餐馆打工,虽然辛苦一点,但是一个月最少也有2000元。一年以后再向朋友借一点
,到英国花钱读一个硕
士或者到瑞士读一个酒店管理方面的证书,只需要一年的时间,回来以后从事酒店的高级
管理工作,薪水将翻倍增加,至少挣的比一般的大学毕业生在国内混十年还要多。知道什
么叫成本了吧?三年时间达到一个全新的人生状态,与三年时间仅仅还挤在出国大军里或
者只是苦哈哈地熬下一
个文凭,哪一个成本低而收效快?

  和几个朋友说闲话,大家计算好日子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成本价比较合理。如果贪污
或者行骗偷税漏税获得不义之财500万,这样的成本显然太大。因为心理成本太大,道德
成本也太大,不是一般人能担当的。如果是没日没夜地工作,没有休假没有准点上下班,
年薪50万,是不是一个
合理的成本价呢?一位学医的朋友认为不是,他的理由要看年龄,很难想象40岁的中年人
可以这么拼命地为了年薪50万而奋斗。他已经见过不少英年早逝的样本。拿生命和健康换
取过好日子的物质条件,不值!

  后来我想,不知这样说是不是显得合适。所谓好日子的成本,就是用最短的时间完成
好日子所必须的基本物质条件,如果还有富余,那么就适当地锦上添花。不要把自己当作
一个挣钱机器,吃的是草赚的是美刀,时间长了,天理难容。差不多就可以了,工作的时
候赚钱的时候要提高效
率,花钱的时候享受的时候要不慌不忙慢慢来,这是好日子的基本原则。当然我说的这些
道理我自己也做不到,毕竟人非圣贤,道理我可以讲得明白,但是,一看别人家都换了车
,心里就火烧火燎的!虽然咱不换车,也没有什么,而且咱的车也不错,又省油又勤勤恳
恳,这么多年不也给我
提供了不少生活的便利,至少比那些没有车挤公共汽车下雨天打不着“的”大夏天骑自行
车的,咱要好吧?可是,可是,人家都换了车,为什么就咱不能换车,老公你说,为什么
就咱还是那辆多少年的破车?这日子不过了!

  哈哈,我即使算得很明白,再买一辆车并没有让我的日子过得好到哪里去,而且会使
我们全家为了这辆车开源节流省吃俭用,也就是好日子的成本急剧增大,值吗?不值!不
值?!到底值还是不值?这个世界上的明白人不多,所以真能过上好日子的人也就不多。
你以为吃维生素嚼钙片
喝营养液就算好日子?我告诉你,那叫为争取更好的日子而投入的更大成本。而世界上有
更好的日子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我们在更好的道路上发足狂奔的话,我们最后
会发现我们的好日子是数字化的,虚拟的,不断刷新的,而不是人间烟火般过出来的。我
们省略了“过”日子的
“过”,这个“过”也是“过程”的过;“过错”的过,没有了这个“过”,再好的日子
对于我们也是荒废,就像您上周刚买的电视一样,您都忙得没有时间看电视了,那个纯平
液晶超薄等离子可以挂在墙上当镜子的电视对您有什么用?花点时间去挣钱,再留点时间
给自己个儿,培养点挣
钱之外的爱好。(未完待续)
 楼主| Scott 发表于 2010-3-5 10: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日子的风险


好日子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一不留神就彻底庸俗乏味起来;还有一个
方向是禁不住诱惑,终于开始折腾。所以说,好日子的风险就像一个大户人家养小姐的风
险一样,好容易养得美清目秀知书达理,结果偏要和一个戏子私奔!这是因为禁不住“外
面的世界很精彩”;再
有就是终于门当户对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过上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的
少奶奶生活,可终究拖不过岁月熬人,到了绿叶成荫子满枝的时候,好端端的一个女儿忽
然就变做了没趣的女人!

  我们来说说安娜·卡列尼娜吧。

  你可以喜欢她,并且尊重她的选择,并且说如果没有爱情,婚姻还有什么意义吗?没
有问题,你都说完了吧?现在你闭嘴,听我说。我认为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不幸的女人
,之所以不幸,不仅因为她失去了爱情,还因为她失去了生活。这份生活包括一个体面的
老公,一个可爱的儿子
以及很多物质内容。我知道也许你会反驳我说如果没有爱情,生活又有什么意义?我告诉
你,不是这样的,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没有爱情的时候,生活依然重要,尤其是一个体
面的安逸的优雅的生活,就更加显得重要。顺便说一句题外话,美国桂冠诗人艾米莉·狄
金森;英国著名作家简
·奥斯汀,她们都是女人,都一生未婚,甚至也没有过多地关于她们的桃色传闻,但是这
不妨碍她们能够自尊而体面地生活。

  我之所以在这里罗里罗嗦,是因为我曾经以为生活中没有爱情就毫无意义,现在我打
算纠正自己这个想法。我打算用安娜·卡列尼娜的不幸来教育说服我自己——我本来有一
个体面的老公,一个可爱的孩子,一个很大很好很华丽的家,我已经人到中年了,这个时
候突然有一个年轻的军
官出现在我的面前,那是爱情吗?如果那是爱情,我是否应该为之舍弃我经营多年生活多
年的家庭?安娜·卡列尼娜正是这么选择的。她的选择也是很多放弃好日子放弃平静生活
的人的选择,我不能说这样的选择是错误的,但是我要说这样的选择是充满风险的,它使
本来简单的生活一下子
就错综复杂起来。也许你会说,为什么要选择没有风险的生活?有风险才有乐趣呀?你说
的是另外一个问题,我告诉你这就像说“快乐足球”一样,“快乐足球”作为一个概念有
错吗?至少米卢教练提出来的时候,让人耳目一新,足球可不就是快乐的?后来呢,“世
界杯”上我们的“快乐
足球”全军覆没,这个时候大家就会反思——老不进球,能叫快乐足球吗?有风险的生活
也是一样,“有风险才有乐趣呀!”没错,但是你去问问那些风险投资泡汤的投资人,他
们快乐吗?他们也许很豁达,但是豁达不等于感到快乐,豁达是面对挫折的一种积极的态
度,它是为了使糟糕不
要变成糟糕的比较级或者最高级,也就是说,不要把BAD变成WORSE或者WORST,但糟糕是
不能使人快乐的,腐朽可以化为神奇,坏事可以变成好事,但糟糕就是糟糕;就像安娜·
卡列尼娜,她的生活最后就是一团糟。也许她很勇敢,她忠于自己的选择,她选择了投身
车轮之下,让世人说去
吧,很疯狂很惟美,但是你真以为她是那么死而无憾心甘情愿吗?或者说她做出这个选择
很快乐吗?

  我不反对风险,我甚至强烈地崇拜那些离经叛道视好日子如粪土的先驱者,比如高更
比如梵高比如罗丹的情人,但是,我们不能不正视一个问题——那样的人多少年才出一个
?那样的生活是人民所渴望的生活吗?有谁会说我一生下来就是为了受尽折磨不得好死?
这样说的人除了先知(
他被钉在十字架上了),还有谁?我前面已经说过,假如你是要做居里夫人或者爱因斯坦
或者贝多芬,那么你不要看这本书,你是在浪费你自己的时间;现在我要补充一句,假如
你渴望成为先知或者追随先知的血迹去生活,那么这也不是一本你所需要的书,你需要的
是圣经,需要的是像特
丽莎修女那样,一生一世生活在穷人中间,不为自己积累半点财富,她的财富就是她的信
仰以及她所帮助过的穷人。你有那么高尚吗?你准备好选择一条布满荆棘人迹罕至的道路
了吗?如果你准备好了,那么丢开我的这本书,听从你心灵的呼唤吧。如果你犹豫了,如
果你依然翻看时尚杂志
并为上面的房地产广告心动不已,那么回到我们的话题上来,谈谈如何保卫我们的好日子
,如何计算我们的好日子所可能遭遇到的风险,以及我们如何在风险中发现机遇,使风险
成为平静日子的乐趣以及年老以后的回忆。

  在任何时候,尤其是顺风顺水的好日子的时候,人们都会遇到类似安娜·卡列尼娜的
问题。安娜遇到的是爱情方面的困扰,你可能遇到的是别的方面,比如一个看上去更好的
老板,一份听上去更充满机会的工作或者前程。TO BE OR NOT TO
BE?是这样还是不这样?如果你是一个无产者,比如说失业在家或者大龄未婚,你选择起
来会相对简单一些,难度会小一些,因为你需要放弃的东西不多,所以即使你日后遭受了
损失,也不会太大。但是诱惑往往是出现在你遭遇好日子的时候,这是好日子对你的一个
考验。

  在和很多朋友聊天的时候,发现周围总会有人遇到这样的考验,也会有禁不起考验的
男女,大家总会在最后的时候提出这么一个问题:“他(她)为什么宁肯放弃平静现成的好
日子不过,而偏要去追求一样没有把握没有胜算的事情呢?”

  比如我朋友中就有这么一对夫妻,女的出身名门,追求者如云,当年她的老公也是在
万千人中脱颖而出,二人遂结秦晋之好;没有多久,男的喜欢上了一个“拍照片的”“风
尘女子”,这“拍照片的”和“风尘女子”都是他老婆的“提法”,实际上“拍照片的”
意思就是摄影爱好者,
而“风尘女子”无非是指人家没有象样稳定的工作,而且还曾经有过好几个不着四六的男
朋友,有的现在还保持着藕断丝连的关系。他的老婆是我的朋友,就问我:“你说那个女
的哪点比我强?长相?学历?身高?年龄?家庭背景?一样不占。”

  你相信世界上有无缘无故的爱吗?伟大领袖教导我们——不要相信!他说:“世界上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是一个打下江山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的人的远大见识!这种见识和浅薄的文人是不同的,浅薄的文人喜欢把不能解释的情感原
因归结为“爱”,他们
把爱当作不需要论证的宗教,他们会说:爱是不分“长相”“学历”“身高”“年龄”“
家庭背景”的,咱们不能听他们的,无知浅薄的文人有几个懂得爱的?咱们应该相信世界
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所以我认定我的女朋友和她的老公之间有别的问题。我觉得她的老
公是嫌弃他们的生活太
重复,“每天都龙虾象拔蚌”,她老公就跟冯小刚贺岁片里的那个大款,不知好歹,吃鱼
翅吃恶心了,就想“玉米面窝窝头就着棒碴粥”“可劲儿造”。我跟他老婆说你让他去,
就当他是去农家院新鲜新鲜,鸟关在笼子里不是你的,让他飞,飞回来的鸟儿才是你的呢


  他老婆是谁?一点就透!采取了“离而不分”的策略。“离”就是在身体上接触上保
持距离,“不分”就是继续住在一起。看见他进门,自己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头也不抬招
呼也不打。穿真丝睡衣或者蕾丝花边的晨衣,干净清爽神情皎洁不卑不亢宠辱不惊,绝不
贱兮兮热脸贴人家冷屁
股:“你吃了吗?我给你热。”你爱吃没吃,反正我坐在客厅里边看DVD边吃吃喝喝,你
谗你得主动跟我犯贱!你说你想离婚,我说行,你给我点时间,我这儿的“候补队员”太
多,我得慢慢选,选定了咱们一块去,离婚结婚一块办,省得多去一趟,都怕麻烦。

  后来呢,后来是她老公跟她道歉,她说:“咱们得谈谈!”谈谈的时候她哭了,女人
只有在男人喜欢她怜惜她注意到她的时候,眼泪才有用处;哭早了让人讨厌;哭晚了亡羊
补牢无济于事,因为羊已经死了!那些渴望用眼泪唤起老公良知以及注意力的女人实在是
蠢呀!他的良知要是那
么容易被唤起,他怎么会做出那么猪狗不如的事情?而至于用眼泪吸引男人的注意力,最
多只能用三次,多了就没作用了。就像各路网站为了吸引人的眼球,开始的时候兼并出局
互相指责,有个别创业老板说到动情处泪水长流,但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就觉得像作秀了。
好在我的女朋友哭得很
是时候,很自尊很合情合理,完全不属于胡闹,虽然带一点点发泄的性质。于是他老公抚
今追昔,将她拥在怀里,感受到那自尊坚强的外表下藏着的是一颗多么敏感脆弱易受伤害
的心。

  现在呢,现在他们一起过“好日子”去了。他老公在她生日的时候送了她一枝歌,姜
育恒唱的“再回首”——平平淡淡才是真!你觉得肉麻吗?如果是你亲自经历这么一场,
你就不觉得肉麻了,甚至会潸然泪下。

  当然这算是一个好的结局,“插曲”结束,旧爱翻新,风险控制在能够承受的范围之
内。当然,这是那个男人碰到我女朋友这样“百里挑一”的女人,懂得什么时候哭什么时
候保持自尊什么时候让步什么时候坚持,男人怎么舍得这样的女人?赶紧认个错——“过
去我错了,因为当时我
既高估了自己对于风险的承受力又高估了好日子滑向庸俗的可能性,现在我知道我错了,
我承受不了失去你的风险,我也不觉得咱们的好日子庸俗,我还想和你过,天长地久地老
天荒沧海桑田海枯石烂……”

  上邪!天地合冬雷阵阵夏雨雪,乃敢与君绝!

  其实,说到底,好日子需要有“风险”的刺激,否则就跟在冰箱里放久的水果一样,
虽然不腐烂,但是并不新鲜。所以我觉得过上好日子的人,如果要想长久地使好日子过下
去,一定要明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千万别发展到接近“洪峰线”的时候,
再去抢险,虽然那个时
候抢险可能会更可歌可泣更惊天动地而且最后也可能险情过去,大坝安然无恙,甚至经过
考验使好日子更加稳固,但是万一决堤呢?

  所以一般来说,好日子是因为首先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就像青春经不起岁月的考验一
样,最后青春失去,曾经玉般光彩的容颜布满皱纹和老年斑。想想那些打动人心的中老年
模范,比如克林顿,理察·基尔,戴米·摩尔,甚至老年的玛格里特·杜拉斯,他们虽然
风采不再依旧,但是焕
发出另外一种夺目的魅力。这种魅力是什么?是一个人的内涵。就像一罐用文火慢慢炖出
来的汤,只要原料新鲜,炖的时间越久香味越诱人。什么叫品质?品质是需要时间一点一
点磨出来的。我曾经读过一部日本小说,说的是一个艺妓的一生,一名艺妓自然有很多经
历,但是她的心中始终
暗恋一个男人,她为此痛苦,因为她无法表白。在小说的结尾,她经历了很多事情,终于
发现那个男人实际上一直爱着她。故事的最后,是那个艺妓在喝一碗汤,她知道了他是爱
她的,这么多年了!撕的眼泪掉到汤里,这个时候她发现她手里的汤是世界上最好喝的汤
,她每喝一口就看见了
过去的日子,那些日子都是她一点一点过来的,她看见了她的姐姐,她死去的亲人,以及
很多很多的往事以及风尘往事中的人。好日子就是这样,平庸的人把好日子过庸俗了,是
因为他们不掌握火候或者用的原料有问题;而热爱生活的人则可能使好日子亲切温暖,像
一罐文火慢炖的汤,你
在汤里找不到完整的鸡鸭,但是味道都在里面了。好日子的味道不是鸡精的味道,那种味
道偶尔一次口感还新鲜,但经不起一日三餐的磨练。好日子的味道是融化着一个人每一天
每一年成长变化的味道,什么叫百年老汤?地久天长的好日子就是百年老汤。我喜欢周润
发为“百年润发”做的
一个广告,他走在一个小镇的街道上,像回到从前的岁月,脸上倏忽一笑,这是沾染了风
霜的笑容,和上海滩中青春霸气的笑完全不同。好日子就是那样的一笑,简单自然发自内
心,当然那颗内心不能是庸俗肤浅的,否则再怎么遮掩也不行。

  所以,去做一个丰富的人,只有最丰富的人才能过最简单的生活。(未完待续)
 楼主| Scott 发表于 2010-3-5 10: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日子在一个人和众人之间


好日子是需要空间的,当然好的东西一般都需要空间。但,是不是空间越大越好?什么样
的空间是刚刚好?借用当年齐白石老人的一句妙语,“贵在似于不似之间”,这说的是画
儿的道理——“不似”则“欺人”,“全似”则“媚俗”。我觉得好日子也是一样,要在
“欺人”与“媚俗”之
间获得平衡。


  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叫梭罗的人,他写过一本书叫“瓦尔登湖”。当年他像电影
《阿甘正传》中跑步的阿甘一样,阿甘在一个黄昏时分突然跑出家门,一年以后他的身后
跟随了无数跑步的人。这个梭罗也是一样,他被称为“现代隐士”,在一个叫“瓦尔登湖
”的地方安营扎寨,只
需要很少的花费就可以生活。他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和自然相处而不是去淘金。据说,后来
有很多美国人效仿他,过这种离群索居的生活。

  梭罗的生活好不好呢?如果自己喜欢当然没有什么不好,艺术家的生活不是用好坏来
评判的,他们的生活尺度和世俗世界是存在距离的。我忘记是谁说的,但一定是很有名的
人说的——真正的艺术家都是孤独的。如果你乐意,就去看美术史音乐史或者文学史,那
些有名望的艺术家,他
们长着一张多么孤独的脸——那是一种发自肺腑与生俱来的孤独。如果你觉得那种生活正
是你所需要的,那么去吧;但是亲爱的,请你记住,如果有一天你忽然厌倦了天国的生活
,不要忘记尘世间还是有热闹的街市的。

  过去看《天仙配》的时候,总觉得七仙女很高尚,她能够抛弃天国公民的荣誉称号,
毅然下凡和一个卖身为奴的牛郎结为夫妇。现在想想,也许是她觉得那种生活太寂寞了,
她渴望过凡人的生活。这种渴望在神仙看来就是“堕落”,在我们常人看来则是“超凡脱
俗”。而生活意义上的
好日子实际上就在“超凡脱俗”和“堕落”之间摇摇摆摆。

  我有两个诗人朋友,他们都曾经认为“诗歌”是人生惟一值得追求的事情。后来,一
个包装歌手的公司找到他们,希望他们用写诗的才华为公司的歌手写歌词做推广。一个朋
友答应了,另一个朋友没有。于是两个朋友分道扬轱,没有答应的朋友认为那个答应的朋
友是在“堕落”,一时
间,他们的诗友也分为两派,简单一点说,一派为“堕落派”,他们认为当诗人写不出诗
的时候或者放弃诗歌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如果说这叫“堕落”,他们甘心堕落;另一派
为“脱俗派”,这一派认为一个人如果热爱诗歌就不应该再去追逐尘世的生活,除非是尘
世的美酒和繁华挤到家
门口,这个时候他们还应该有选择地决定享受什么拒绝什么,而不是一下子跃入万丈红尘
。很多年后,“堕落派”发展壮大,他们中有的人开起了艺术酒吧,有的人做起了茶艺馆
,也有的人自己筹资做电视节目。而“脱俗派”继续在那里愤怒不已,当然他们除了愤怒
已经没有别的多余感情
了,年轻时的诗才稍纵即逝,而谋生的技能一项没有。我不是在这里嘲笑一个写不出诗歌
的诗人的愤怒,我永远尊敬为理想为艺术而勇于作出牺牲的人,就像我永远尊敬莫扎特一
样,虽然他的一首曲子曾经只换回一盘土豆,但是我尊敬他。我在这里要说的是另外一件
事情,这件事情对于莫
扎特可能不重要,他沉浸在他的音乐王国的时候,不再需要任何别的安慰了;我说的另外
这件事情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重要的,至少是应该花点时间考虑考虑的,那就是——热
爱生活。

  我们常常说“热爱生活”,什么叫“热爱生活”?我觉得热爱生活就是不只爱生活中
的艺术诗歌这些激动人心的部分,也应该爱生活中一些琐碎平凡的细节。我见过很多年轻
人,他们看着自己的理想成为“鸡肋”的时候,不敢承认现实,而是用一种自欺欺人的方
式来对付自己和别人—
—他们厌倦自己的生活,他们希望好的生活自然来到。他们错误的以为靠“愤世嫉俗”能
够实现这个目标,实际上这正是一种背道而驰南辕北辙的方法。就像一个孩子以为哭声可
以为他带来周围的注意力一样,也许最初的时候还可以,但如果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哭下去
,最后一定是谁都讨厌
他,离他远远的。会哭的人很多,尤其是女人,年轻的时候,“泪痕红邑鲛绡透”,但哭
着哭着,就从林黛玉哭成了祥林嫂,没有几个能名垂青史成就孟姜女那样的伟业。所以,
别没完没了的,什么都要适可而止。女人哭多了就会像祥林嫂,男人长期心理不平衡就会
像阿Q。别怨恨周围的
人没有同情心,同情心是很宝贵的东西。

  我认定一个人如果要过世俗意义上的好日子,一定要诚实地对待自己——我是真的喜
欢世俗生活吗?如果是,投入地追求一次也没有什么可耻的。就像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
他特别喜欢一名俄罗斯的芭蕾明星,所有他的朋友都劝他——做个情人无伤大雅,但是一
定不要娶回家来。一个
经济学家怎么能娶一个徒有其表的芭蕾演员?她能成为他的知己吗?结果,凯恩斯没有听
取他那些精英朋友的劝告,他结了婚,并且婚姻出奇地圆满。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对待生
活一定要诚实。我还可以举一个例子,我认为这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就极不诚实,她就是
女权主义的领袖之一—
—西蒙·波伏娃。她是萨特的情人,她和萨特在年轻的时候相约一生不结婚,为了保持各
自的独立。年轻的时候,人很容易相约一些事情,我要攻击的不是这一点,我要攻击的是
后来波伏娃为此感到无比痛苦,因为萨特总是很容易和年轻的女人堕入情网,而且到了萨
特晚年的时候,他居然
打算娶一名女学生,这次波伏娃勃然大怒。我相信,她只要是一个正常的女人,在过去萨
特的无数次艳遇中,她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自欺欺人,但是到了晚年这一次,一
定是给了她不小的打击,她一定暗暗地后悔过自己年轻时的草率约定。当然这也无可指责
,我要指责的是她对广
大年轻妇女的教育——她一点都没有认为自己的一生是痛苦的不好的失败的,相反她认为
她自己是榜样,是女权的旗帜。我觉得这属于对生活的不诚实,当然,人到了一定时候,
容易对自己不诚实,毕竟诚实地对待生活是需要勇气的。我觉得波伏娃简直是把自己的一
生当作一场电视连续剧
,中间插播的广告就是她写的那些破书。她的广告是成功的,但是她的生活,我认为假如
她有机会重新投胎转世,她自己都会选择过另外一种更加真实一点的日子,哪怕是平淡一
点。

  “不似”则欺人,齐白石是一名中国画的大师,中国画和中国人的价值观是紧密相连
的。一个什么都“不似”的生活是独特的,但未免有点刻意。人在大学阶段,“不似”就
“不似”,但是到了一定岁数,总不能还是靠着“不似”的矫情来蒙事儿吧?

  现在来说说另一个极端,这个极端叫“太似”——太似则媚俗。其实,很多人是不用
劝的,生活是如此热火朝天,一座座高尚住宅拔地而起;一款款香车宝马纷至沓来;谁不
想过得活色生香呀?于是,我看见无数的人在谈论中产阶级,高尚生活。结果呢,日子过
来过去,成了“拷贝粘
贴”。人们按照腰包大小分门别类,就像剧场的座位一样,按照价格分出档次。前排是一
个价钱,中间是一个价钱,后面是一个价钱,楼上包厢是一个价钱。不同的价钱买来不同
的座位,这些剧场中的座位相当于人们在社会中的阶层。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邻居不同
的朋友以及不同的视角
,虽然他们看的是同一场演出,但是因为座位不同,所以看到的效果也不一样。但是一般
来说,后排的人会认同前排的人的看法。就像紫禁城的“三高”演出,那些落座于贵宾席
的拼命鼓掌,叫好;那些在贵宾席身后的“上层中产阶级”“拷贝粘贴”这些贵宾的掌声
,虽然他们的位置靠后
,视线以及音效都差了好远,但是这不妨碍他们在日后的闲聊中提到“三高”,毕竟咱们
在场!还有一批跟班的“下层中产阶级”,他们基本上坐到午门以外,除了“上层中产阶
级”的后脑勺,什么也看不见。这部分人中的大部分会在演出结束后努力工作,以争取下
次能把座位挪到前面一
点;还有一小部分会在心里认为“不值”,甚至还会破口大骂。如果下次再有“三高”,
他们会考虑根本不去受那个罪,但是“三高组委会”不会为失去他们而难过,因为这部分
人本来就是时时刷新的,总有新的“下层中产阶级”挤进来。我们来说说什么叫“太似”
,“太似”的生活就是
大家都挤到一个剧场去看同一个演出,而且大家都公认这个剧场中有那么几个好的座位,
而且那几个好的座位所发出的赞叹被其他的座位模仿。这就叫“太似”!最要命的是,当
这样一场演出在进行的时候,那些没有进得去剧场的人被剧场中的人认为是生活的失败者
或者类似的下层身份,
他们连模仿的权利都没有,倘或他们擅自模仿,那么因为他们没有被授权,所以他们的模
仿将被认为是“盗版”,因为他们没有买票!

  想想我们那些发生在生活中的庸俗的事情吧,我们还以为那是好日子呢!我们模仿我
们心目中的成功人物,学习他们的俏皮话,学习他们的穿着打扮,学习他们的休假方式,
甚至学习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他们鼓掌的时候我们不能闲着,他们皱眉的时候我们叹息,
他们对什么东西着迷我
们就一定要熟悉那样东西,他们对什么东西失望我们也要跳出来摇头!偶尔有几个提出质
疑的人,我们立刻嗤之以鼻——你们连门票都买不起,有什么资格谈论演出的好坏?最可
笑的是,我们努力要使我们自己成为“正版软件”,也就是有授权被许可的,然后我们嘲
笑那些“盗版软件”。
比如我们要夸耀我们的意大利皮鞋是在意大利买的,而不是在上海北京或者香港;我们得
熟悉在吃几成熟的牛肉的时候喝什么颜色的葡萄酒,而嘲笑那些不懂这些规矩的人为“暴
发户”。什么叫“太似”?这就叫“太似”,跟着时尚杂志,国际流行色,以及所谓的优
秀企业文化去生活,按
部就班步步为营,这就叫“太似”,齐白石说“太似则媚俗”。

  什么叫“好日子”呢?我觉得好日子就在“似与不似”之间,换句话说叫“一个人和
众人之间”。好日子不应该是一个人孤芳自赏冷冷清清,那是诗人李清照的生活写照——
凄凄惨惨戚戚;但是好日子也不应该是太热闹熙熙攘攘车水马龙,那是当红艺人的职业状
态——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小的时候听评书,凡是说到“兵家必争之地”,一定会用“进可攻退
可守”来形容,而且其地质地貌应该具有明显的“易守难攻”的性质。我觉得好日子也一
样,一定属于要热闹的时候,就可以热热闹闹的开一个PARTY,而到曲终人散的时候,蓦
然回首,还有一个“那
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所谓“易守难攻”,就是说使生活持续稳定的提高很容
易,而要散摊子很难。要知道很多人的生活状态属于“易守易攻”或者“难守难攻”,这
种生缓就不属于“兵家必争”的了。(未完待续)
 楼主| Scott 发表于 2010-3-5 10: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降低飞行高度


我记得一个朋友跟我说过:高处有月亮,但是假如你的目标是苹果,就不必飞得那么高。
因为如果你的目标是苹果,而你飞到10000米高空,那么你既得不到月亮也看不见苹果。


  我曾经看过一个关于歌唱家的报道,那是一名非常有成就的歌唱家,她回忆自己的成
长道路,她说她年轻的时候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的时候,高音唱得很完美很圆润一
气呵成,但是有的时候则根本唱不上去,为此她非常苦恼。后来她去请教一位名师,那位
老师让她试着唱了唱,
然后又听了她的情况介绍,建议她不要急着再去唱高音,而是每天做普通的发声练习。再
后来,战争爆发了,她没有机会唱歌,于是索性不唱。战争结束之后,她再去见她的老师
时,发现居然非常轻松地就唱出了高音——从那以后,高音对她再也不是挑战。她的解释
是,因为她的声音得到
了完全的休息。

  我个人认为作为过好日子的几个重要方法之一,就是降低飞行高度。我见过很多人把
自己的人生目标定得非常高,就像咱们刚建国没几年就提出的口号——“超英赶美”一样
,结果咱们没有解放世界上另外那三分之一受苦人,倒是现在美国和英国老在琢磨怎么解
放“阿富汗”“伊拉克
”。言归正传,说说一个人应该确立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我这里的“人”不含未成年人,
他们没有成年,当然理想越高远越好;我说的是“成年人”,他应该给自己定一个什么样
的人生目标。当然在“成年人”中还应该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这
是因为“最高分”和“
最低分”不在本书的讨论范畴之列。我们得承认,在我们讨论范畴之列的人群中,是社会
中的大多数人,他们中有的人过得好,有的人过得不好,这是为什么?过好日子和学习唱
高音之间有着相通之处。日思夜想一味地勤学苦练可能毁掉自己的声带,从此再也没有机
会唱出完美的高音。一
定要根据实际情况,不能强求,到了水到渠成的那一天,一切都自然而然。

  说一个真实的故事吧。一个女人一直待价而沽,她有体面的职业,良好的教育背景,
而且人也能干,一段锦绣前程展现在她的眼前。但是她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男朋友,当然
这没有什么,单身也很好。但这个女人并不满意自己的单身状态,她觉得至少应该有男人
来爱她——她有那么多
的可取之处。她等了很久,以至于后来开始抱怨自己“曲高和寡”。一个听她抱怨的人说
“既然你觉得高处不胜寒,为什么不下来一点呢?”于是,这个女人就稍微降低了一点自
己的“飞行高度”,也就是说她不再像展翅高飞的雄鹰一般,对男人一律采取“鸟瞰”的
态度,她还是有体面的
职业,良好的教育背景,而且人也一样能干,依然有一段锦绣前程,只是她降低了自己的
姿态——于是立刻她发现自己有好多选择对象,而且这些对象虽然没有像天国的天使一样
身后罩着一圈光芒,但是,和她共同生活不成问题。

  我说这个故事的意思是想表达这样一个意思,有的时候,美好生活就在离你很近的地
方,但是因为你把目光投向很远的地方,结果错过了。如果你打定主意要过美好生活,你
就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身高臂长以及弹跳能力,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因为太高的
目标需要太长的时间,
而且还有可能实现不了。而一般的人,在穷尽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依然两手空空的时候,
就会失去耐心,何必要过这么糟糕的一生?当然我不是鼓励你“鼠目寸光”,像蚂蚁一样
忙忙碌碌活一辈子,我希望你跳起来,美好生活恰巧悬挂在你的弹跳范围之内!你可以一
次一次地弹跳,因为受
到鼓励,而且因为这个鼓励是一个更高的起点,所以你能一次一次跳得更高,触摸到的更
多。

  就是这样,重新考虑一下你给自己定的目标,再重新丈量一下自己的身高和臂长,你
是不是需要降低自己的飞行高度?有的时候,只需要降低一点点,生活就会好很多。我记
得一个朋友跟我说过:高处有月亮,但是假如你的目标是苹果,就不必飞得那么高。因为
,如果你的目标是苹果
,而你飞到10000米高空,那么你既得不到月亮也看不见苹果。对于月亮来说,10000米和
从零开始没有什么区别,而对于苹果来说,没有那么高的苹果树。(未完待续)
 楼主| Scott 发表于 2010-3-5 10: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一个晚礼包说起


为什么有的人在美国生活得很好在国内就混不出来呢?为什么有的人喜欢上海而有的人喜
欢北京?这是因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在中国能过上好日子的人,不一定在别的地
方也可以,同样道理,在其他地方能过上好日子的人,在中国也不一定有戏。如果你打算
在国内生活,并且过得
好,那么你就要了解你生活的城市和你周围的人,不要给自己树立太
多的“敌对势力”。

  我和朋友搭了一个旅行社的团去泰国玩,朋友看中一个晚礼包,是用一整张白鳄鱼皮
制成的,要价1500元。不算贵,也不算便宜。朋友很犹豫,就征求旁人的意见。因为他是
要送给女朋友,所以旁人也不好发表什么意见,倘或他女朋友善解人意还好办,万一赶上
一个野蛮女友横看竖看
不喜欢,怎么办呢?岂不成了我们的罪过?谁出来玩不愿意多事呀?我们全部采取了明哲
保身的态度,一言不发地等着他做决定,那边司机急着要走按了几次喇叭催都没人响应。
最后我们团中一个年纪大的妇女对我的朋友说:“你想想你这个包,你的女朋友什么时候
用?”

  我的朋友说:当然是搭配着晚礼服了。

  那个年纪大的妇女说:在需要穿晚礼服的场合,带这样的包能让你的女朋友觉得骄傲
吗?

  我的朋友想不明白。于是那个年龄大的妇女继续开导他:“你的女朋友有机会穿晚礼
服,一定是在国内而不是在国外,国内什么样的人才会开那样的PARTY呢?一定是一些准
上流社会的人,他们一般都急于模仿而不是创新,他们的标准是时尚杂志给定好了的,他
们左不过认来认去就认
那几个牌子,即使你这是一整张白鳄鱼皮又怎么样?没有牌子!最关键的是,有几个人认
得白鳄鱼皮?你不能把白鳄鱼皮写在晚礼包上面。你的女朋友拿着这样的晚礼包去参加一
次这样的晚会,就会觉得没有面子,以后这个包她可能永远不会再用了。所以你要送你的
女朋友,不如送一个平
常用的包,她拿着上班,跟熟悉的同事炫耀说这是我男朋友从泰国带来的,没准儿能收获
一堆“羡慕嫉妒恨”,因为在办公室里大家相熟,有机会给自己的新手包做一个丰富的说
明,而在穿晚礼服的场合,没有这样的机会。这是办公室文化和晚礼文化的区别。人觉得
满足的一部分原因是能
够在熟悉的文化中得到认同而不是排斥。

  我的朋友豁然开朗,放弃了那个白鳄鱼皮。是呀,与其送自己心爱的人一个晚礼包,
让她在珠光宝气的晚会上不被认同,还不如送她一个日常用的手包,出出入入的时候得到
同事朋友的赞扬。

  我说这个故事的目的,是想说明“好日子”是分地域的,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放之
四海而皆准的好日子,一个在办公环境被普遍认可的手包可能在晚会场合就遭到排斥,所
以重要的是,你打算在什么地方开始你的好日子,你了解这个地方的文化吗?你愿意被这
种文化所认同吗?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入乡随俗”,其实这是教导我们过好日子的一种方法。我有一个
朋友从美国回来,看到一本海外中国人写的教育孩子的书,当然这本书在国内出版的一大
目的是教育中国的家长改变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先说说那本书吧,书的作者是一个嫁
给了外国人的中国女人
,这个中国女人和她的洋老公生了一个合资的孩子,从小孩子就接受了双语教育,但是在
针对一些具体事情上,这个中国女人发现了她老公与中国家长完全不同的教育观念,比如
说,她的那个外国老公明确表示不要让孩子有什么理想负担,长大了哪怕是当一个农民,
只要自己快乐,大人就
不应该干涉。

  我的这个从美国回来的朋友对我说,她一点都看不出这本书对于中国的家长有什么借
鉴的意义。原因很简单,中国家庭和合资家庭的文化不同,中国家庭根植于中国,在中国
哪家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了去做一个农民?再说在中国农村做一个农民和在丹麦瑞士
德国山区做一个农民一
样吗?人家是福利国家,即使没有工作,也可以喝啤酒娶老婆,生的孩子还可以由政府养
大,中国可以吗?谁愿意拿着最低生活保障缺衣少食地过一辈子?任何一个家庭如果决心
过好日子,最好的方法就是使自己的家庭文化和自己生活所在地的主流价值取向一致,如
果是逆流而上,早晚会
遇到暗礁。当然,如果你有英雄气概,像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中的老人,逆流就逆流
了。可是仔细想一想,英雄的生活与寻常人说的好日子是一回事吗?你长了浑身的虎胆了
吗?让你像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似的,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出入虎穴,你成吗?所以还是回
过头来,看看周围的人
都怎么过,想想怎么过得比他们“领先一步”,这是正经事。

  为什么有的人在美国生活得很好在国内就混不出来呢?为什么有的人喜欢上海而有的
人喜欢北京?这是因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在中国能过上好日子的人,不一定在别
的地方也可以,同样道理,在其他地方能过上好日子的人,在中国也不一定有戏。如果你
打算在国内生活,并且
过得好,那么你就要了解你生活的城市和你周围的人,不要给自己树立太多的“敌对势力
”。

  还是说说我那个在美国生活的朋友吧。她一直在为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而痛苦。她的
孩子出身在美国,是个小美国人,跟美国孩子一起上学读书,喜欢美国孩子喜欢的一切,
比如运动游戏等等,而她和老公是百分之百的中国人,她跟老公商量教孩子背诵唐诗学习
中国话,遭到孩子的强
烈抗议,孩子的理由是那样会让他变得很“怪”。于是她开始苦恼。最后她的老公跟她说
:你要想清楚咱的孩子将来在哪里生活。他如果是在美国生活,他必须被美国文化认同,
而不是时刻记住自己和周围人是不一样的,你强迫他不忘本实际上是在把他和他喜欢的生
活以及即将要面临的生
活分开。你想一想,将来其他的美国孩子都是好运动好游戏的,他们在一起玩棒球橄榄球
,而我们的孩子却身性孤独,动不动举头望明月,那该多痛苦?除非是他将来想回到你的
祖国,你的出生地生活,这样,你对他的这些教育才有意义。否则,你就是给他未来的生
活设立障碍。

  我的这个已经做了美国人妈妈的朋友,尽管依然为教育子女感到痛苦,但是她接受了
老公的意见。既然孩子生在美国,长在美国,那么就让他按照美国的方式生活吧。也许这
是最接近理想状态的一种状态了。但是她从来不会对自己国内亲戚的子女教育问题出谋划
策,原因很简单,人家
是在中国,中国人有中国人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理解,就像老北京人喜欢喝豆汁一样,人
家就觉得喝豆汁的时候最爽,你能说什么?你说豆汁是馊的应该喝可乐?

  “鱼找鱼,虾找虾,臭鱼找烂虾”,一种生活要过得惬意,必须要符合“臭鱼烂虾”
定理,其实所谓的臭鱼烂虾定理就是一个文化认同——虽然小的地方略有差异,比如你喜
欢纪梵西而我喜欢范思哲,但是必须求大同存小异。所谓快乐的生活,对于普通人来说,
就是容易得到认同的生
活。我们在追求好日子的时候,就像考托福GRE一样,最好找到几个共同的“考友”,否
则漫漫人生长路,自己一个人上下求索,很容易泄气的。

  毋庸讳言,我们的生活有的时候像洋葱一样,是有层次的。一般来说,同层次的人之
间认知度是比较高的,为什么老北京人住在大杂院里如鱼得水亲如一家?那是因为你们家
是拉车的我们家是卖早点的,谁也别嫌弃谁。为什么现在的人住在楼房里,相互生疏了?
那是因为彼此之间层次
差别太大,一楼住着一个下岗工人,二楼住着一个等着飞出鸡窝的金凤凰,你说他们能水
乳交融吗?以前看电影,早些时候的电影,总有一个特别自私特别势利的人,最后在大家
的帮助教育下,流下悔恨的泪水。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谁也别想让别人流下悔恨的泪水
。二楼的金凤凰就是被
大款甩了抛弃了,也不会伏在一楼的下岗工人肩上悄悄的哭泣。他们心里想的东西压根就
不是一回事。因此,我建议那些向往过上好日子的人,多和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少和那
些看不上自己的人来往,尤其死了那条心——以为自己可以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告诉你
,除非是那些人仰慕你
的生活,否则他们很难改变对你的印象。

  我有一个女朋友,曾经有一段时间很为一件事情苦恼,她说她的同事都不喜欢她,因
为她喜欢名牌,而与她共事的人基本上都是拖儿带女的中年妇女。看着她每天满口名牌不
吃饭也要买化妆品本来就气不打一处来,她还指望着那些人能喜欢她?她说她做了很多努
力,包括去香港旅游的
时候自费给每个人买一枝欧莱雅的口红,一点用处都没有。人家该不待见她还是不待见她
。后来我们劝她,同事不过是在一起上上班,说得来说说,说不来就算了,把心思放在自
己寻求的好日子上面,寻找和自己“同气相求”的朋友上不就好了吗?

  我觉得好的日子就是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大家平常的时候各有各家各找各妈
,有事没事通个电话,周末有空有闲的时候,相约着一起找个地方坐坐或者去个地方玩玩
。这种感觉有点像女孩子逛商店,几个兴奋点以及钱包大小差不多的女孩子逛街是最爽的
,那就是好日子的味道
;而如果大家兴奋点不同,互相要迁就,赶上心眼小的计较起来就容易让人觉得没趣;倘
若兴奋点类似,而钱包差距太大,则容易“几家欢乐几家愁”,有钱的那个女孩子如果只
顾着自己情绪消费,可能会让没钱的女孩子不舒服,而如果有钱的那个主动提议给没钱的
那个付帐,这又太累了
,对于双方都太累了。所以我个人认为好日子是需要文化基础的,而在商业时代,文化基
础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我不是说穷人不可能和富人做朋友,他们当然可以做朋友,
只是富人之间做起朋友来要比与穷人做朋友更保险一点,同样道理,穷人之间做起朋友来
也比巴结富人要容易一
点。我觉得对于一个人来说,他所需要的朋友应该是能够和自己互相认可的朋友,这是美
好生活的一部分。

  随便再说一件事情,我今年夏天的时候回了一趟老家,我在那里见到一个生活得特别
好的中年人,什么叫生活得特别好呢?用小城市的眼光看,就是有一套很大的房子,并且
手里有一些小权力,这些小权力就等于是车子及其类似的东西,他的老婆在当地做一个公
司,也许因为老公手里
的小权力,所以公司做得有声有色,还有一个已经上了大学的儿子。这个中年人和我家有
些沾亲带故的关系,他来问我假如他现在到北京去发展,会怎么样?我说首先你手里的那
些小权力就作废了,其次你要去北京发展就要放弃在老家舒适的住宅,而北京的房子很贵
,你可能只能委屈一点
住一个五环路边上的房子,另外你也不会有这么多朋友,你一个人到了北京所有的事情都
要从头来过,你在人到中年的时候,愿意这样做吗?�

  这个中年人说他也去过北京几次,吃的不习惯,东西太贵,交通特别拥挤,无论到哪
里都堵车,想到这些就觉得很没有意思。可是他想不透彻为什么他的儿子就一心想留在北
京而不愿意回到家乡,他说在老家趁他手里的权力没有过期,找一个好一点的工作舒服的
生活是没有问题的。我
跟他说那是因为他儿子不喜欢他这样的生活,一个城市里的人有一半都与他老爸认识,剩
下的说不过三句话也能搭上关系。对于他的儿子来说,好日子可能就不是吃海鲜住大房子
,而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与一些和自己有着共同理想以及相同背景的人共事,年轻的时
候吃苦也是一种快乐呀
。你让他大学一毕业就回家,过两年按照你们的小城标准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孩生儿育女
,那是你的好日子不是他的好日子呀!至于你作为他老爹,放弃自己在小城市的舒适生活
,为了跟儿子生活在一起跑到北京去,那不是受罪吗?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这对在小城生活得特别滋润的夫妻一定要儿子做出选择,要么
儿子回到父母身边,要么过几年他们到北京发展和儿子生活在一起。我觉得凡是能长久地
过上好日子的人,一定不是矫情的人,所谓“矫情”用北京话说就是“轴”。能过上好日
子的人,一定是比较想
得开的,他们能迅速找到接纳自己的人群以及环境,然后他们会像一株生命力旺盛的植物
一样从周围吸取营养茁壮成长。而那些不断和自己过不去的人,则很容易陷入一种与人不
方便自己不方便的境地,结果就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当然,有的时候和自己
过不去的不是庸人而是
天才,这二者虽然在表现形式上雷同,但在本质上则有深刻的差异。

  天才和自己过不去是因为不肯媚俗,而庸人和自己过不去恰恰是因为拗不过一颗俗气
的心。(未完待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山东宜贝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ICP XXXXXXX )

GMT+8, 2024-7-7 17:57 , Processed in 0.02418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