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贝科技 内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37|回复: 0

颇蜜第一次线下外贸电商运营分享(官方篇)

[复制链接]
Scott 发表于 2016-2-25 11: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perome.com/archives/1969

2014 年 11 月 3 日

颇蜜第一次线下外贸电商运营分享(官方篇)

2014 年 11 月 3 日
分享到:
八月初,我们看到行业内举办非常多的大会,但是没有更深层次的干货分享,于是我们决定举办一次小型的线下沙龙,规模控制在20人左右。刚宣布报名就惊喜地参加者大部分是运营或者销售经理、总监、老板。第一次的会议举办非常简陋,由于颇蜜博客为公益组织且无任何收入来源,第一次线下会议的场地和饮料都由颇蜜粉丝自发义务提供,非常感谢! -By Christina

作者简介:

Christina:5年外贸电商人,2013年创建颇蜜外贸电商博客。伪Geek、伪自媒体人、伪跨境电商人一枚,对海外品牌推广有浓厚兴趣,现混迹于智能硬件圈,有共同兴趣者欢迎联系:christina@perome.com

地址:宝安区西乡某俱乐部
时间:2014.8.17 下午2:30
人数:30人
参加人群:外贸电商运营、销售经理/总监、老板、品牌商
感谢Mary在前面写的其他的分享,本次我们就跳过Mary提到过的环节,展开新的环节:
第三方平台大卖家老吴关于海外仓各种坑的分享:

刚才伙伴们分享的东西绝对都是干货,而且使用海外仓确实也会给大家的运作及客户的良好购买体验带来极大的好处,同样使用FBA不仅发货成本会更低,而且在AMAZON平台上的排名与销售来说也是有极大帮助的,但是我不得不提醒大家,大量的使用海外仓或者FBA仓将会给大家带来的困扰,海外仓对团队运作、资金额及周转、动销率和风控要求都很高,如果自身实力是足够应付的,自当是好事情;
在这里重点提醒下FBA仓,操作过的伙伴们很清楚可以借助FBA仓给其它平台发货的,且发货成本更有优势,但同时也应该清楚AMAZON平台一家公司只能成功注册一个账号,而且在海外有个共性,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都极强,稍不留神你就有可能踩到地雷,如果因为账号操作不规范或者产品风控没把关好而导致触礁账号被关闭或者来个冻结期,那么账号无法运作,资金被冻结或罚没,FBA仓货品被冻结或罚没等种种原因将有可能让你或者企业自身运作泛力,这其中的种种都会根据情节轻重进行处罚,如果严重者还将会往前追讨,意味着什么,相信大家清楚。
另外,就是FBA并不是你想备多少货就能备多少货过去的,AMAZON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在你的账号并没有良性运作到一定量级的时候,FBA的备货额度始终是受控制的,所以在额度受限的情况下,你只能加速运转你的库存动销,以达到可利用最大化。
所以,我建议如果大家使用海外仓并借用AMAZON FBA仓来发货的伙伴们,除非你有十足的把握运作好账号,同时也很清晰的对所售产品的各项特性和知识产权是自身可控的,否则,请根据你们自身的运作情况适当的悠着点,最好是分散备货,不要过于集中,也不要全部押宝在FBA仓。

独立站SEO负责人依然分享:

08-09年 以莆田为代表的外贸仿牌火得不行,凭借其廉价、低成本的推广营销手段,诸如ugg,nike,apple等品牌相关商业型关键词通过程序批量定制,为当时的独立站点带来非常可观的自然搜素流量,最高时期其SEO流量在所有渠道占比90%以上。多批次、分周期不断建站、推广、被K、再上线,再推广,程序定制外加软件推广几乎成为一个仿牌站点的标准化运作模式,后面因物流,支付,品牌打压,算法更新等因素逐渐萎缩。

10-11年 以深圳为代表的贴牌手机、平板卖得异常火爆,当时英语市场竞争已经逐渐白热化,部分外贸电商已经开始涉足小语种领域。相对于类似外贸大哥兰亭的多语种综合站点,不少外贸电商开始建立各小语种的独立站点,如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子站点,并在此基础之上放弃大而全的多品类运营,专注于该小语种的垂直领域。比如当时业内某电商仅一个专售平板的垂直小语种站点,其每月销售额足以媲美一个多品类的综合站点。 此阶段SEO推广手段上更多地融合了人工操作,不再是莆田模式纯程序软件式的规模化运作,而且在非SEO渠道的引流和投入上也逐渐加大了力度。

12-14年, 是自有平台与第三方平台相互整合时期,也是外贸电商的整合期。 早期03年左右通过ebay起家的大多数外贸电商,在完成其原始积累后开始了自建网站之路,在分享闷声赚大钱的狂欢之后,也经历了因算法不断更新导致营销成本居然加大、同行竞争白热化的阵痛,直接加速了其供应链创新和自身转型的步伐,而此时的第三方平台再一次成为其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此阶段部分SEO从业者选择继续坚守,部分已经成功转型运营或其他领域,即使在刚刚过去的销售淡季夏天,也有不少“留守”的SEO从事人员在个别垂直细分领域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约60%的一级目录词可以排名前五另外整站长尾流量也比较可观,总体上SEO流量目前仍然是其独立站点的重要引流手段之一。

Amazon资深卖家狗Dav分享:

国内人力成本泡沫化且浮躁,他们想出的办法是聘用赋闲在家的美国大妈,物美价廉,工资少而且对待工作的责任心不是国内的年轻人可以比得上的。这话题说得大伙眼前一亮。

谢谢Johnson的分享,特别关于团队建设的问题,印象特别深。人靠谱了,事才靠谱。

但其实如果能把人才的搜索范围拉大一下不再局限于中国或者局限于51job的话,你会发现国内人才不是唯一的选择。最初09年的时候,我们是想找一些人做网站和SEO,但过来应聘的水平都不如意,因为的确当时国内从事这行的人员总体不多,或者我们公司也没能力请大牛,所以我们只能向国外找寻,做尝试。尝试是要交学费的,我们也被骗过,但最后也有那么几个留下来的,成为我们团队当中的一员,有的还跟我们一起走过了三四年。而她们大多数都是大妈级人物,不要小看这些美国大妈,她们在没结婚前的学历工作经验是国内大牛也不能比及的。更重要的是,她们不贵,相比国内的人才来说。

其实这当中汲及到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就是本地化。(草根本地化,而不是土豪本地化)如果我们自已来做,或者请国内的人来做,你能确保我们对美国的文化有足够的了解吗?如果你做B2C做品牌,在FACEBOOK上跟美国人互动,你能确保你懂他们吗?能帮客户解决问题是最基础的了,更重要是让她们觉得你懂她们。如果仅仅以我们自已的理解,在FACEBOOK上发一些内容,这远远不够。社交和移动是未来,而FACEBOOK是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口。做国外生意,请国内人才解决不了这些问题,还是要人才的本地化。

人才如果把范国放至于全球的话,选择可以很多,特别是知识形人才,成果通过互联网交付,还有时间差,运作好,效果很明显,当然我们也在不断交学费试错,我们公司现在大部份都是生产的人员,办公室的人员我们都尽量放到当地市场。

要做德国市场,想找一个会德文又会中文的人很难,但找一个会德文又会英文的人很容易。这是另外一个角度都做市场找人才。当然可能会觉得欧美人才贵,但一分钱一分货,她们比较有契约精神,守时。如果你觉得贵,你也可以向比如印度,菲律宾这些地方找,尝试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办法总比问题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山东宜贝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ICP XXXXXXX )

GMT+8, 2024-7-1 00:41 , Processed in 0.03002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