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贝科技 内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96|回复: 0

我看海归众生相欢迎对号入座

[复制链接]
Scott 发表于 2010-2-3 04: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信源: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编辑:2010-02-02|
肯尼迪学院附近有一家叫燕京的中餐馆,据说已有30多年了,馆子不大,但由于毗邻哈佛广场的地理优势,是中国学子们喜欢就餐和聚会的地方。在燕京耳闻过的众多话题里,海归海不归自然是其中很经常的一个。我曾在这里或与人讨论或被人请教过数次这样的话题。最近我看到《华尔街日报》上关于多数中国留美博士不愿回国的热帖,这次就想谈谈我对海归群体的理解和看法。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自费出国留学的中国人而言,我认为归与不归纯属个人选择,而且不能简单地把海归和爱国等同起来。在当今中国乃至全球的大环境下,海归未必就是爱国的体现,海不归也未必就是忘了祖宗。根据这些年游走海内外的体会,我形成了一种纯粹基于个人经验的海归分类法,将有条件选择海归的群体大致分为四种类型,和大家粗浅地分享一下。

我的海归分类法呈金字塔形状,塔尖上的小众被我称为“中国心”海归。之所以把“中国心”的称谓给这些人,倒不是说其他类型的海归就不具备爱国之心,而是为了更多地强调这些人在提升乃至改变中国命运方面不计代价的执着和不懈追求。说自己有一颗中国心很容易,偶感爱国情怀亦属正常,不过能够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独善其身,矢志不移于为中华崛起而出国取经初衷的人就大浪淘沙,少之又少了。心海归是一种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国人内心深处对海归群体的一种期许。如果你觉得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人,无需大惊小怪,因为此群体注定凤毛麟角。

金字塔的下一层是“中国脑”海归,这可能是当今现实世界里众多中国留洋人士们所最关注的层次,所谓的“千人计划”应该就是这一层次海归的代表性追求。此类型海归大多属于中国目前经济和技术发展所需要的专业精英人才,集中在大学、科研机构以及各类企业。这个群体在海归金字塔上可上可下,取决在国内被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和同化程度,不少人往往会沦为更关注于物质追求和攀比。我的一位脑海归朋友当初回国时豪情万丈,声称要影响和改变中国,过了几年我回国再见到他时,此君谈话的主要内容已是开什么车和住什么档次的酒店了。

再往下走,是我统称为“中国胃”的海归群体,只不过这个“中国胃”是个泛指,没有特别褒贬的意思,既包括为了中华美食和文化氛围而归国的海外游子,也涵盖了难舍家人和亲情而选择归去的人。基本上这类海归更注重活在当下的感受,属于生活型的一群人,在选择归与不归时综合生活品质是压倒一切的考量因素。这些人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见证人和直接受益者,在金字塔上应该是人数最为众多的群体,80后留学生占的比例更大一些。

在海归金字塔的最下层是“中国下水”海归。这类人回国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国内的美食美女(显然男士居多),身体下三位的需求占主导地位,在花花世界里容易丧失道德底线。我当年在纽约小居过一段时间,认识了两个留学生,俩人关系不错,而且前后都选择了海归。其中一位学业很好,人也清高,回国后不太适应本土环境,后来吃斋信了佛;另外一个在纽约时就不安分,海归后自己开厂做生意,思维变得愈发活跃,沉迷酒色,黑白两道通吃。一次俩人对话,前者指责后者剥削工人,后者理直气壮地回应:“我回来不当剥削者那我回来干吗?”

在日益融入全球体系的中国,海归作为一个时代的符号已渐行渐远,但我希望早年留学生曾经代表过的那种精神和梦想不会死去,也希望四海为家的游子们无论归与不归,都保留有一颗不蒙尘的“中国心”。

欢迎大家在塔上对号入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山东宜贝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ICP XXXXXXX )

GMT+8, 2024-11-21 18:48 , Processed in 0.02517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