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贝科技 内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04|回复: 0

转帖《北邮毕业十二年 》

[复制链接]
Scott 发表于 2010-8-7 15: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知不觉,离开北邮已经有了12年的光景。念书的时候,曾经有个女同学找了个研究生的男友,我的第一反应是:怎么找个这么老的?而今天,当自己已经比这个老的多得多的时候,却浑然不觉。一个轮回之后,写点记忆的东西回顾一下离开北邮的12年。

在北邮

1994 年,在北邮历史上最辉煌的顶点,我和一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一起走进了这个5分钟就能穿越的校园。北邮在相当多的省份分数仅次于清华,高于北大。考了一个以前不太知名的学校,我们当然都遭到过一些白眼。比如我的高中英语老师,十分不解的问我这是不是个邮递员要上的学校?事实是,当年为了给各省高考前30名新生发奖,整整发了一个多小时,我们30人的班上就好多个,看着挺平常的同学(也是刚认识),一个个上去领奖了,我就下决心好好学习,给他们点颜色看看。可是大一的第一个学期一过,我的这个想法就云消雾散了。

北邮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的基本上是苦闷和单调,以至于我常常问自己为什么会如此留恋这段时光。苦闷的情绪多来自于痛苦的学习。高数的第一次期末考试,两个小时的卷子,一个小时就有人开始交卷了。后来知道这位小女生是被科大少年班录了,没去,比我们还小好几岁。很受刺激。老师也是太负责,教信号系统的吕老师,基本上是次次压堂,直到我们有位女生在中午压堂时当场晕倒,才慌忙让我们走了,还是无奈的。计算机系的几个名捕,估计现在也都退隐了,当时也是我们的心头大患。至于恐怖的各种实验考试,那基本上就是悲剧了,90%靠人品和运气。我上铺的哥们平常数字电路实验特好的,最后期末考试的时候居然芯片爆炸了,一阵黑烟飘过,人都吓傻了。第二天一大早就去找到老师家,老师一边掂大勺炒菜,一边接待了他。“什么情况?”“老师,我爆炸了。” “哦,回去等着吧!“ 所幸最后还是及格了。另一个哥们没那么幸运,物理实验,老师就坐他旁边,他干嘛都说不对,当场就跟他说这扣分,那扣分,最后我们这个兄弟完全崩溃了,没及格。以至于大四找工作的时候,象祥林嫂似的见个公司就说”我物理实验不及格,你还要我不?“。后来这兄弟去北大计算机系读了个硕士,后去了微软。生活也不是对谁都艰辛。比如我们班的一个小胖子,每天都象个佛一样坐在床上,等待我们向他请教问题,大家都很惨的大学物理(书名居然叫”普通物理“,真行),他基本上就奔着满分去了,后来去英国读了硕士和博士。不过这样他也不能称雄,因为我们班上还有湖南省状元呢,可是他们又没有那个科大少年班的厉害,最厉害的,其实还是那个河北省第10名,后来去美国读博士进了思科了。总之,和这些学习机器在一起,真是个很痛苦的事。我们当时还有个很有趣的事,就是好几个同学都是双胞胎。有一次看一个同学和他的弟弟打乒乓球(他弟弟在北航),我从来不知道他有双胞胎弟弟,左边一看,右边一看,都是我同学,当时我觉得我一定是精神分裂了,很崩溃。后来这兄弟考了复旦计算机系研究生,全系第一的入学成绩。说实在的,那时候我们也只看得上清华,北大,觉得其他的学校都比不上我们,呵呵。最近看了看北邮的分数线,可惜啊,流水落花已逝去了,貌似连北航都比不上了?

毕业第一年

眨眼到了大四,北邮的选秀时光开始了。我其实是报考了研究生,1998年,研究生还是很少的,我也学的很努力,腿都累得细了一大圈,导致我现在身材“很好”。考研的日子异常的艰苦,但是我强烈推荐大家都去尝试一下,不论结果如何,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身体和心智上都是。结果是我考上了,却决定不上了,我也成了当年计算机系唯一一个能上研而放弃的人物。原因是我也得到一个去一家著名的外企合资公司工作的机会,直接留在北京。几经思考,我决定还是在社会上混混,然后再考虑将来读个MBA(后来还真实现了),据说我还是比较适合混社会的。于是我就开始了我的第一份工作:交换机售前支持和项目报价。起步工资,好象是2000多点,公司管住。我和我爸借了1000块钱,做为起步资金,说将来要还他,后来也没正式的还。当时最大的乐趣是出差,有吃有喝,每天补助200多块钱,跟着销售走就是了。非常舒服。一起进公司的新人,早出差的,很快就有钱了,买了个诺基亚的经典手机6110,当时要5000多,总在我眼前晃。我出差开始的晚,后来咬牙跺脚的买了个摩托的胖胖的938,已经是很努力了。平常年轻人都喜欢玩啊乐啊什么的,总是凑在一起逗乐子。公司太大了,人觉得渺小,所以放松一下也许是最好的选择。我当时算是个异类,因为我觉得这么混下去不行。从小到大,我一直都是个有危机感的人。所以每天晚饭后,我就拿着书,回到公司办公室或者就在宿舍,看英语,看网络技术,甚至直接就看英文版的技术书,我当时判断数据技术必然是大势所趋,我需要做好准备。每天都有人来找我玩,想抵住人情诱惑不容易,但是我还真做到了。到今天我还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当年我们一起进公司的朋友,说我这个人很可怕,这样能控制自己,应该会有点出息,呵呵,惭愧。到1999年,工作一年后,我已经对这个大公司和所做的事情完全厌倦了,这么多人,我很难出头。我还记得当时看望京一带卖房子的广告,4000多一平米,看看我的工资也就3000多,不知道何年何月才是个头。所以,我做了个家里全部都不赞成的决定,辞职,交违约金后就剩下攒下的1万多块钱,搬离了公司的宿舍。变成了一个孤魂野鬼。

毕业第二年
一个要好的朋友,毕业留校,然后出国留学了,有一个没有窗户的小黑屋做宿舍,最早是北邮的校医院,就在北邮的南门口的一栋平房里面,至今这房子还在那里。我就借了他的光,暂时继承他的遗产住进了这里面的一个小房子。外面刮大风的时候,我会被屋子里吹起的灰尘呛醒,因为墙上的窗户虽然被钉死了,可是破了一个洞,风会把窗户那边的仓库里面的灰尘吹进来。我妈出差顺路到北京看我的时候,我就住在这里。她心里可想而知的难受。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抉择是对是错,但仍然苦苦坚持。彼时我工作在一家美国公司里面,确切的说由澳大利亚人掌管的仪器公司。是一个师兄推荐的。当时甩给我30多页的英文产品资料,3天后要我去给全公司的人做个presentation,如果大家同意要,我就能拿到这份工作,不然就拜拜。这3天我基本上就没怎么睡了,仔细的看,研究。好在我一直在学习网络技术,不曾间断,原来花的功夫没有白费。讲到一半,这个工作就拿到了。可见机遇真的只给有准备的人。因为以前没有接触过仪器,我一直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去学习,适应,也在磨合和同事的关系。这家公司内部关系复杂,但是也磨练了我日后驾驭复杂人际关系的能力。这段时间是非常痛苦的,但是结果也是非常好,大家都很喜欢我这个新人,我成功落地。10个月后,我的下一个机会来了。

毕业第二年底

我们的一个合作伙伴,也是美国公司,来了个全球销售总裁,到中国来看看。因为产品是我负责的,我就全程陪同了。很搞笑的是,当时我们还去拜访了北邮的一个很有名的教授,白天我西装革履的去他们实验室陪老外拜访他,晚上我穿个大背心大短裤在北邮闲逛的时候又碰到他,他当时一定很震惊于这样的反差,揉了好几遍眼睛,我只能装没看见,就当他见到鬼了吧。其实当今时下的小白领,应该也都是这样的生活形态吧!白天和黑夜的反差,挺无奈,也挺悲凉的。
我的运气就是这样来的。这位销售总裁回美国后,交代他们亚太区的头说,公司要在中国招一个人,开始自己做生意,这个人选他已经选好了,就是我。为什么是我呢?我一直都没断了学英语,我始终相信这个东西是永远有用的。在朋友们打牌的时候,唱歌的时候,看电视的时候,我都在学英语。上帝再次垂青于我!我就跑去辞职,结果原来的公司老板坚决挽留,说还从来没有工程师要走的时候在公司引起这么大的震动,所有的公司重要人物都跑到大老板这里要求他挽留我。真是有点受宠若惊,也说明了与人为善是多么重要。我还是走了,虽然他给了我每月最少收入10000的承诺(在1999年,这钱对一个新人来说真不少了),但是我在新的公司,做为第一个员工,可以做的,想做的,远远多于我在这里做的。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我开始了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

毕业第三年—第十年

我开始工作的时候,发现我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我的工作量非常大,既是售前,又是售后,一个人,全权负责一个产品在大陆的推广,难度可想而知。好在我采用了一些正确的策略,就不多说了,业务还能够快速的推广。可是另一方面,我发现我拿不到工资,也拿不到报销!原来这个美国公司完全不知道如何在中国雇人,又不能非法给我发美元,怕犯罪,所以我在将近半年的时间里,完全是靠我的可怜的积蓄在硬撑着。我爸爸觉得我一定是上当受骗了,可是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根本没有怕过。这事到今天还是个迷。直到他们在无锡找到一个姐妹公司的合资企业,才算把我的人事关系解决了,也就能发工资了。毕业第三年,生意特别红火,我发现自己连奖金带提成收入了差不多有30万,在那个时候,真是好大一笔钱啊。很高兴!就这么拼命的工作了两年多的时间,我们把中国的代理商收编后,不断发展成了个相当大的团队。大家也都很努力,团结。这家公司也逐渐成了一个颇为著名的专业性公司,中国区的销售额已经过亿,行业里面也颇有口碑了。而当初我为公司打天下负责的产品,也成了行业里面的标准仪器,有很大的成就感。转眼到了2004年,我觉得我又要开始新的旅程了,因为自己又有新的目标了。这几年里,我亲身经历了数次公司架构调整,送走了好多个高管,可以说公司内部的惊涛骇浪,血雨腥风,使我在这样一个国际公司的环境里迅速的成熟了起来。我开始考虑我的将来,也许我还应该做点技术之外的东西。于是我决定放下一切,去读个自己喜欢的书,也好好休整一下。工作很忙,只能简单的挑了几个学校申请。当时选了北大,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卡内基梅隆(我本科学的计算机通信,总对CMU很向往)。结果很幸运,北大在面试后马上就录取我了,中欧也很快给了 Offer. CMU甚至还给了我他们能给的最大额度的奖学金。挣扎了好久,觉得自己的路以后是向销售和市场走的,根还是要在中国。在北京这么久了,干脆到上海去生活一段时间,换个环境。于是谢绝了公司挽留,去了上海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到了学校,去交学费的时候,人家说你不用交了,你得了欧盟政府全额奖学金,一共就 10个人得到了,把你的钱拿回去吧。可想而知我当时的震惊,也许是我有点传奇的职业生涯起了作用,加上我在面试时的相当自负的态度感染了中欧负责面试的校友,或许是我的英语水平又帮了忙,总之,我省下了14万人民币的学费!真是幸运!中欧的这段经历,给我最多的感触是世界很大,人外有人。原来我一直觉得自己很不错了,很了不起,学习后才知道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能人,有各种各样的赚钱机会!后来又做为交换学生到美国杜克大学上了半年学,中西合璧后,我设定的目的已经完全达到。如果有机会,我建议北邮的人都去商学院学学,中欧就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广告).商学院的生活既紧张又好玩,基本上都要学习到半夜,案例讨论等等是非常国际化的,这里我也交了很多好友。第二年的时候,我和另外一个从商务部来的哥们(入学时也得了全奖)经过4轮面试,得到了艾默生MBA奖学金,一人2万人民币。这样我们俩成为中欧历史上首次不仅没掏钱,还赚了钱的MBA学生。我们把这4万块钱捐给了我们班做毕业晚会了,不然我自己都觉得幸运的太过分了。艾默生的最后面试,是当时的亚太区总裁任锦汉先生亲自和我聊了一个多小时,任先生的风采气质,很是令我钦佩,是个特别诚恳,低调实干的人,体现了艾默生的公司精神,现在好象退休了。这些见闻阅历都影响着我的转变。转眼到毕业的时候,在原来公司美国大老板的盛情邀请下,我决定回到公司接受一个亚太区的职位,管理技术销售和市场工作。回到公司,发现其正在经历一个生死攸关的阶段,老的产品停止开发了,新的产品开发不断遇阻,根本质量跟不上去,竞争对手也大规模进了中国,咄咄逼人。好几年的时间,我晚上都睡不好觉,就是为了主持这个公司历史上最重要的产品在亚太区的更新换代工作,基本上不成功就成仁,这家国际公司面临的可能是就倒台的危险。好在多年的合作,大家都很支持我,我再一次得到了好运。经过两年多的时间,产品自然平滑过渡实现,销售额触底反弹,皆大欢喜。我也在30岁那年,成了这家国际上市公司全球最年轻的总监。经过商学院的洗礼,回来后我对事物的看法有了质的改变,和CEO也能聊财务报表了,呵呵,学习是最好的投资!总之,业务平顺增长,我的日子也舒服起来了。公司研发和销售团队在北京也发展到快200号人了,回头想想当初自己孤零零的一个,恍如梦中啊。有一次在电梯里见到北邮来的实习生,觉得十分亲切,我们公司一向是首选北邮的毕业生。这么多年,公司内外,我事业上遇到的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基本都是来自北邮的。北邮能有今天的社会名望,并非浪得虚名,但是需要后来人继续努力。今天,你们都是沾了我们的光的,明天,你们也要还给后来的北邮人!

第十一年-第十二年
我不安分的心又动了。做成一个公司,还不能说明什么,安稳的生活对于一个年轻人还说,还是太早。我比别人抄了近路,也不能停下来休息啊。于是在前同事的力邀之下,挥别自己这么多年奋斗的公司,再一次接受一个新的挑战:为一家新兴的美国公司负责整个亚太区的业务,又一次从零做起。团队,渠道,客户,梳理美国同事的关系,建立信任,一切重来,经历的痛苦,不可细数。每每遇到艰难,我就想起当初自己是个楞小子单打独斗的时候,情况再坏,也不会比当初更坏!我留在北京的时候,只有爸爸给的1000块钱,如今已经拥有了超过最初想象很多的东西,又在乎失去什么呢?我又一次很幸运的拥有了一个兄弟般的团队,建立起了一个值得信任的亚太区经销商网络,痛苦的第一年之后,我们的业务已大步发展起来,看起来前路光明。适时的时候,我想把位置传给团队里的人,结束我的职业经理人的生活,做点自己想做的事。

回想这十二年,觉得自己很幸运,上天一直都很眷顾我。当然,我也意识到了时刻都要做好准备,不然眷顾你你也抢不上啊。有时候自己也会偷偷跑回北邮,看着新来的师弟师妹们,找找以前的生活痕迹,回忆逝去的青春。我们那时候的北邮生活,真的不多彩,但是很真实。虽然当时高考可以选择很多,仍不后悔来到北邮,可以说,没有北邮,恐怕我的人生不会这么丰富。我发现大多数成功的人,都有非常强的集体荣誉感。当抱怨学校不好的时候,也总得想想你给学校带来了什么。所以,从现在起,停止抱怨,勤奋努力,希望你们毕业后的十二年更生动精彩。不要怕冒险,因为有准备的冒险,是进步和成长的一种方式。北邮人,应该有更大的做为。

我们都还在路上,以此短文共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山东宜贝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ICP XXXXXXX )

GMT+8, 2024-7-1 00:07 , Processed in 0.02759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